莫旗扎实推进农机深松整地作业 备战丰年
为确保全旗深松整地工作规范有序推进,莫旗农牧业机械化发展中心主动作为,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作业现场开展精准技术指导。近年来,莫旗将深松整地与黑土地保护项目深度融合,通过免耕播种、有机肥还田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…
为确保全旗深松整地工作规范有序推进,莫旗农牧业机械化发展中心主动作为,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作业现场开展精准技术指导。近年来,莫旗将深松整地与黑土地保护项目深度融合,通过免耕播种、有机肥还田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…
由于今年秋季黄淮海地区持续阴雨天气,造成土壤湿度较大,小麦晚播15-25天。这时有的农户看着时间越来越晚就比较着急,想旋耕两遍就播种,这种想法是否可行?总的来说,在秋季黄淮海地区土壤湿度较大的情况下,只进行两遍旋耕就播种,存在较大的风险,通常是不推荐的。
今年秋天,不少种粮大户的心都揪着。玉米还在地里站着,小麦的播种期却一天天过去。“晚了,反正已经晚了!”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。但你知道吗?晚播小麦的第一个关键抉择,不是抢时间,而是看脚下。
近期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,多地农田土壤湿度过大,给小麦适期播种带来严峻挑战。抗湿播种不是简单的赶时间,而是需要科学调整播种策略,掌握“宁可晚播、不能湿播”的原则。针对不同土壤条件,应采取差异化技术措施,重点围绕“排水散墒、适墒整地、品种选择、播量调整、播种深度控
在哈尔滨市双城区西官镇创勤村,一片2000亩的玉米地有3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作业,还有灭茬机车和翻地机车对刚收获完的地块进行作业。据农技人员介绍,今年气候条件适宜、降水适中,玉米普遍迎来了丰收。以当地一处偏低洼的地块为例,由于地势偏低、易涝,过去玉米平均亩产在
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有机质的有效措施。针对今年秸秆量大潮湿、田间滞留时间延长等情况,在秸秆处理上要着力解决好四个问题:堆积多影响排湿散墒的问题,打不碎影响扎根出苗的问题,埋不深影响地力培肥的问题,菌源大增加病害风险的问题。
小麦要想获得高产,主要农业作业技术措施是深翻浅播。种植实践中很多地区一样的同步耕作、封闭、除草、施肥、打药等等,但是产量就是上不来,究其原因主要是旋耕播种,或者是少免耕播种,秸秆还田不彻底等。虽然一次性旋耕播种作业简单成本低,但是会严重制约小麦的产量。深翻究竟
·首先轰鸣进场的是约翰迪尔X9联合收割机,它搭载630马力的强劲发动机,再配上13.7米宽的超大收割台,把效率直接拉满。每小时能收割180亩小麦,面积差不多相当于16个标准足球场。更能装的是它14800升的大容量粮箱,而且卸粮速度还特别快,达到162升每秒。
连日来,呼伦贝尔农垦牙克石农牧场公司抢抓秋收后黄金农时,全力推进秋整地、甜菜秋施肥、起垄作业,目前已完成翻地、深松等秋整地任务超7万亩,甜菜深施肥与秋起垄作业已全面展开,以抢农时、抓实效的节奏为来年农业丰产夯实基础。
不出意外明年小麦的产量将会再创新高,究竟是怎么回事?许多人都记得2021年秋季玉米成熟时遭遇了连阴雨天气,不仅影响了玉米的收获还影响了小麦的播种。但是由于底墒充足有利于小麦幼苗的生长,小麦的产量却创造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。今年的天气与2021年非常相似,不出
碎:指土壤耕层内无大块土坷垃。小麦播种前要进行深耕或犁耕,土壤打碎后能确保播种时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,避免种子悬空,减少缺苗断垄现象。
小麦播前整地是构建合理土壤耕层结构、保障播种质量与培育壮苗的关键环节,直接影响小麦整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及最终产量。在实际生产中,深耕与旋耕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种整地方式,二者在作业原理、土壤改良效果、适用场景及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上存在显著差异。科学辨析两种整地方式的